致: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務司司長、勞工及福利事務局
兒童照顧者聯席主辦
成員團體包括: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香港婦女中心協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街坊工友服務處、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聯署團體 (不分先後)
新婦女協進會、工黨、社會民主連線、梁國雄議員辦事處、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香港女障協進會、鍾錦麟議員辦事處、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職工盟婦女事務委員會、平等機會婦女聯席、民主黨、姐姐仔會
託兒服務要增加 照顧津貼撐阿媽
家庭友善顧到家 無酬勞動要有價
母親節集會行動 立場書
2014年5月11日
行動背景:
今天是母親節,社會大眾每年均藉此機會歌頌母愛的偉大,送上康乃馨以答謝母親。然而,歌頌母愛之餘,社會並沒有對母親當下的生活處境有足夠的配套和支配。政府既強調母親「主要照顧者」的家庭角色,卻同時藉人口政策和施政報告大談如何釋放婦女勞動力,提升勞動參與云云,盲目鼓吹投入經濟勞動,無疑進一步忽略照顧勞動的價值,逼使婦女面臨照顧生活和投身工作兩難的漩渦。
再者,現時政府對照顧者的支援服務欠奉,生育後婦女沒有選擇,處於兼顧家庭和工作的狹縫中,若擔當照顧者則被逼放棄經濟收入,外出工作則難以兼顧照顧兒童。2014年的施政報告一貫地以研究調查方式為擋箭牌,只針對「課餘託管服務」、「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的服務配套或增加資源等作小修小補,以圖蒙混過關,迴避各項政策和配套不足的問題。
母親/照顧者面對的問題:
近10年基層家庭的實際收入不升反跌,加上通脹高企下,大量基層婦女面對兩難:選擇出外就業,以維持家庭基本生活,但其就業時間卻往往未能配合子女放假放學的時間,無暇照顧子女;選擇在家照顧子女,則被迫面對貧窮困境,家庭收入僅夠糊口。面對長工時、假期少,更多女性更在生育後沒有選擇,被迫放棄工作,留在家中照顧子女。面對重重難關的基層婦女身兼不同的身分:女性、(單親)母親、妻子、邊緣勞工、福利領取者、低收入人士等,理應得到社會政策更多的支援,以令社會上有需要的能夠被照顧,政府非但沒有支援照顧者,更以刑事檢控來懲罰「獨留」子女在家的照顧者,將責任歸咎於個人及家庭身上,以轉移獨留子女在家背後的真正社會問題。
- 女性是社會的主要照顧者
社會傳統上將家庭照顧子女的責任,壓在婦女身上,這批婦女在轉變中的政策及社會經濟狀況下,面對更大的壓力。近年香港離婚率不斷上升,單親家庭的數目有增無減,女單親家長需要獨力照顧子女,壓力倍增。
根據香港婦女中心協會2011年的調查,九成以上照顧者為女性,她們主要照顧兒童、長者及殘疾人士,平均每星期花上46.8小時,大部份感到壓力沉重,這些壓力包括經濟負擔、缺乏私人時間、難以處理被照顧者的情緒及行為問題,以及身體勞損等。
- 家庭與工作難兼顧
調查顯示,女性離開勞動市場的原因主要是料理家務,但男性則主要因為年老退休,可見,很多女性顯然因須照顧家庭而放棄事業。而且,在現今香港社會欠缺公共支援,導致勞動市場不利照顧者參與;綜援的欣曉計劃強制家庭照顧者就業、人口政策不斷強調婦女要兼顧就業與家庭照顧、就業市場的工作時間不利基層婦女照顧家庭等,令不少婦女被迫放棄工作或接受就業市場最邊緣的工作(例如需要晚上輪班,令她們難以照顧家庭);又或者只能從事沒有勞工保障的零散工作雙職婦女在公私領域疲於奔命,難以兼顧個人和家庭的需要身心疲累,進退兩難。
- 被迫獨留子女,出事負刑責
不同背景的婦女,其獨留兒童在家的原因相當多元化,這反映了在照顧者的日常生活中,許多情境都令照顧者需要離開家中,例如看醫生、出外買餸,又或是子女要求單獨在家或返學放學、突發事件等。但更嚴重的是求助無門,不少家長曾向親友鄰居求助或尋求託管服務,但仍解決不到「獨留子女在家」的問題。這反映了不論個人、家庭、社區都未能有效地處理照顧子女的需要。
隨著時代變遷,現時社會對照顧者的要求愈來愈高。不能忽略的是現時的社會環境,如社區關係、工作時間、風險的數量分佈,都與過去幾十年有所不同,令照顧的壓力越來越大。單單要求照顧者要滿足社會的期望,而不談社會對她們的支援實在有欠公道。
- 現有託管服務未能支援家長
雖然政府經常表示,現時投放在託兒服務的資源已經很多,但明顯地,廉價而時間適合的託兒服務,仍是嚴重地供不應求。以目前為0-2歲嬰兒家長提供託兒服務的「獨立幼兒中心」為例,服務長期爆滿,有中心輪候時間達兩年。近年新增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即「社區褓母」計劃),服務只供0-6歲的兒童參加,雖然施政報告將計劃服務對象年齡延至9歲以下,並承諾增加社區褓母服務名額,但由於服務屬義工性質,難以提供穩定的服務,未能讓家長安心使用。而且,該服務收費昂貴,每小時收費$18-$24元,對比不少基層工友只收取最低工資,使用託管服務近乎得不償失。
由社署資助社會服務機構提供的「課餘託管計劃」為6-12歲兒童提供相對較穩定的服務,但全港只有5,500個名額,明顯是杯水車薪;而關愛基金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僅有73間中小學及機構獲批,全港只有5,473個名額,令部份學童只能抽籤使用,服務時間同樣不能滿足工作婦女的需要。加上這些託管名額大部份只供給全津書簿津貼學童及領綜援學童,同樣面對貧窮問題的在職貧窮家庭被排擠於服務之外。
從上述的分析可見,婦女很多時都面對照顧家庭、就業的壓力,而基層婦女面對的選擇則更少。個人的力量不足以應付多重制度所加諸的困難,需要制度性的支援及改革,以讓家庭照顧者,特別是婦女既可以自主地選擇就業與照顧家庭的路向,使工作與家庭生活得到平衡,落實真正的社會和諧。
本聯席就改善兒童照顧者處境,支持婦女發展提出「三條支柱」方案,建議如下:
- 「全面、涵蓋不同年齡層的社區託兒服務」﹕
在社區增加廉價獨立的託兒中心、課餘託管中心;
ii. 由政府提供相關的培訓,將現時的社區保姆正職化,並給予保姆不少於最低工資的水平;
iii. 將關愛基金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常規化,提供更多穩定名額,延長託管時間及提供假期、緊急服務,讓兒童於長假期間得到適當照顧。
- 設立「照顧者津貼」﹕參考不同已發展地區確認照顧者對社會的貢獻的做法,由社會分擔兒童照顧的責任,設立「照顧兒童津貼」以肯定兒童照顧者的付出和投資長遠的兒童發展。
- 落實和執行「家庭友善政策」﹕參考外國的經驗,家庭友善勞工法例是不可缺少,以鼓勵共同承擔照顧責任,包括男士侍產假、標準工時保障、育嬰假、家事假、親職假期。除了僱主責任,政府各層面服務也應增設託兒服務,如再培訓課程或工作間都應提供託兒服務。
聯絡人:香港婦女勞工協會 梁瑋晴 6031 9344
街坊工友服務處 陳湘雯 9339 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