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 天水圍婦女關注垃圾徵費小組 合辦
舊物重生站
獻寶尋寶 資源共享 社區減廢
垃圾徵費實施在即,除了付費將「垃圾」丟棄,我們能否讓
來到「舊物重生站」,你可以:
~ 獻寶:放下狀況良好、可重用的物品
~ 尋寶:隨意取走心頭好
~ 交流:推動社區減廢你有何想法?
日期:5月6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至5時
地點:天水圍天悅廣場
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 天水圍婦女關注垃圾徵費小組 合辦
舊物重生站
獻寶尋寶 資源共享 社區減廢
垃圾徵費實施在即,除了付費將「垃圾」丟棄,我們能否讓
來到「舊物重生站」,你可以:
~ 獻寶:放下狀況良好、可重用的物品
~ 尋寶:隨意取走心頭好
~ 交流:推動社區減廢你有何想法?
日期:5月6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至5時
地點:天水圍天悅廣場
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天水圍婦女關注垃圾徵費小組
致 立法會垃圾收集及資源回收小組委員會
2017年1月16日會議
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成立於2007年,為紮根天水圍的非牟利社會服務團體,提倡居民直接參與,發展互助支援網絡。天水圍婦女關注垃圾徵費小組由一群居於天水圍的市民組成。本小組成立於2013年,除關注垃圾徵費政策外,亦積極跟進社區及全港垃圾處理政策,有否將垃圾視為資源加以善用,長遠令香港可持續發展。
垃圾徵費、生產者責任制、「綠在區區」等設施,為市民帶來連串生活及社區環境上的影響,但在缺乏配套設施及政策輔助下,我們擔心改善社區環境質素的責任,將轉嫁前線工人、非牟利團體及家務勞動者。我們認為政府現時應先推動以下各項工作,方能符合民間就社區資源在地利用的實際需要:
審計署指出,本港過去10年廚餘量不斷增加,環保署更嚴重低估小蠔灣廚餘廠造價,由原先預算4.9億元飈升至16億元,而該廠每日只處理200公噸廚餘,此數量還遠未及每日3,382公噸的廚餘量。
為應對龐大家居廚餘量,我們認為必須全港切實執行源頭垃圾乾濕分類,讓廚餘不進堆填區/焚化爐。現時的政府方案提倡用三年過渡期來達至「按戶按量」收費目標,期間「按幢」收費方式亦可接受。我們擔憂的是,在欠缺誘因、無人手監管、過渡時間長等前提下,「按幢」收費將無助源頭減廢,更會妨礙推動垃圾分類,打擊市民對整體政策執行的信心和決心。因此當局應盡快立例要求全港執行乾濕垃圾分類,配合社區垃圾站配套更新,推行「按戶按量」的收費模式無需過渡期,以達預期的減廢目標。
我們建議住宅及商廈垃圾收集站增設小型回收品加工機器,如:壓膠機、碎紙機、廚餘堆肥筒/廚餘機等,提高回收效益﹔大型垃圾收集站應增加回收品種類(如區分廚餘、家具、不同型號的塑膠等)及提高收集次數﹔大型垃圾站同時亦須確保回收筒設計便利指引清晰、設定指定回收時段及安裝閉路電視,以配合垃圾徵費推行,並讓市民建立良好分類回收習慣。
此外,我們認為政府應讓「垃圾有價」。政府應帶頭推出奬勵性質的有償回收計劃,當市民推行回收時應給予奬勵。譬如設立具體減廢目標時間表,採用計分制,回收達某個數量便可換領日用品,如:廁紙、百潔布、現金券等,鼓勵市民回收,提高減廢誘因。
三色回收筒物料因不當使用被污染、沒有送交回收商、位置不便監察等,令市民對回收成效失去信心。據我們日常觀察,若無經濟誘因及主題特色,「綠在區區」勢必淪為社區大白象工程。
我們建議將「綠在區區」發展成為具主題的資源循環試點項目,善用車隊服務,擴大其回收功能。譬如車隊定時定點到各屋邨收集二手家具電器,為有需要市民提供環保家具配對服務,舉辦「二手換物墟」、「社區維修站」,結合當區回收、升級再造、社區互助理念,讓資源回流社區支援基層,同時帶動綠色就業。如個別「綠在區區」回收地點接近民居者,亦可增設「社區剩食銀行」,鼓勵食物捐贈。我們認為上述建議既可回應市民需要,同時可善用「綠在區區」空間及車隊資源,真正落實社區教育為本,垃圾當區回收處理的政策理念。
我們建議政府全面盤點閒置官地,支持城市農耕活動助社區減廢。如邀請當區非牟利團體以短期租約方式,借用閒置官地作有機堆肥種植用途﹔促請康文署增加「社區園圃計劃」撥地,增設有機堆肥區,吸納城市廚餘及園林廢物,並提供完熟堆肥作種植用途﹔在市區綠化規劃上,增加「食用地景」(edible landscape)比率,以有機堆肥方式耕種蔬果、食用花、香草等﹔鼓勵房署邀請當區非牟利團體,活化屋邨花槽、荒廢魚池、綠化天台等空間,改建成社區菜園、香草園、食用花園、魚菜共生水池等。上述措施可讓每區都有作為小型廚餘堆肥及社區種植的示範點,藉支持城市農耕活動吸納市區廚餘,推廣惜食文化,打造低碳社區。
我們希望 貴會充分考慮市民的角度及需要,並將上述意見切實反映於社區資源在地處理的相關政策審議過程當中。
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天水圍婦女關注垃圾徵費小組